一、核心玩法:残酷战场中的医疗生存
1. 战地医院建设与布局
临时设施搭建:在荒野、废墟或前线阵地快速搭建帐篷手术室、急救站、药品储藏室,利用有限的建材(木板、帆布、铁丝)提升设施等级(如升级帐篷为防弹医疗舱)。
动线规划:合理设置伤员接收区、手术区、康复区,避免交叉感染;建立物资运输路线,确保绷带、抗生素、血浆等补给能快速送达。
防御工事:设置沙袋掩体、岗哨机枪,防范敌军突袭或野生动物侵扰,必要时调用防空炮击落来袭轰炸机。
2. 伤员救治与资源管理
伤情分类:伤员按伤势分为轻(包扎即可)、中(需手术)、重(需特殊药品 + 重症监护),需优先救治濒死者(如失血过多、器官外露),合理分配医护人员。
手术模拟:操作外科手术小游戏(如止血、取弹片、缝合),成功完成手术可降低死亡率,但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感染或死亡。
资源紧缺:药品(如盘尼西林)、血液储备、燃料(维持供暖 / 发电)稀缺,需通过空投补给、派遣 scavenger 小队掠夺敌方据点或与当地势力交易获取。
3. 团队管理与士气系统
医护人员招募:解锁军医、护士、药剂师、心理医生等角色,每个角色有独特技能(如军医手术速度快,护士擅长急救)。
疲劳与创伤:连续工作会导致医护人员疲劳(效率下降),目睹惨烈伤情可能触发 PTSD(需心理治疗,否则可能崩溃离岗)。
士兵互动:救治敌方俘虏可能引发己方士兵不满,但若选择释放或感化,可能解锁隐藏剧情或获得情报奖励。
4. 随机事件与战争影响
空袭警报:定期触发空袭倒计时,需引导伤员躲入防空洞,未及时撤离将导致大量伤亡。
毒气攻击:敌方释放毒气时,需紧急分发防毒面具,未佩戴者会持续掉血并引发肺部感染。
政治压力:上级可能要求优先救治高官亲属,或强征医院物资用于前线,需在道德与生存间权衡。
二、游戏特色:真实与残酷的战争医疗体验
写实题材与反战叙事:
通过伤员的痛苦呻吟、医护人员的崩溃独白、战地日记等碎片化叙事,展现战争对人性的摧残,强调 “拯救生命” 的核心主题。
动态战场环境:
昼夜温差影响伤员恢复(夜间伤口感染率上升);
雨季导致泥泞路况,延缓物资运输速度;
前线战线推移可能迫使医院搬迁(需在限时内完成拆建)。
道德抉择系统:
是否使用未经验证的实验性药物(可能治愈伤员但有致死风险);
是否处决敌方间谍以换取情报(影响团队声誉与后续剧情);
是否收留平民伤员(消耗有限资源但提升当地民众好感)。
历史事件模式:
解锁 “诺曼底登陆”“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” 等经典战役关卡,还原真实历史中的医疗困境(如诺曼底登陆时医护人员在海滩上直接手术)。
三、适合人群与场景
模拟经营深度玩家:喜欢《这是我的战争》《医院计划》的玩家,享受在高压环境下制定策略的快感;
战争题材爱好者:对二战、现代战争医疗史感兴趣,想体验前线医护人员的真实处境;
剧情向玩家:通过游戏理解战争的残酷性,感受生命的脆弱与人性的光辉。
暂无评论内容